摘要:芳杂环聚酰胺(杂环芳纶)由于其高强、高模、高耐热、耐溶剂等优异性能,目前已经用于高抗冲击性、航空航天等领域。随着这些领域的快速发展,其对于高性能聚合物纤维的力学性能和耐候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04am永利集团罗龙波副研究员/刘向阳教授团队长期从事杂环芳纶的基础研究。团队近期在该领域取得了系列研究进展。通过“均质皮芯结构”与“应力诱导有序化”协同作用,实现了杂环芳纶(PBIA)的外延...
研究背景:多组分超分子组装可以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力将不同单体基元有机结合,进而构建超分子共聚物,是制备复杂超分子聚合物的理想途径之一,并能够赋予超分子材料独特的理化性质。过去数十年间,研究人员针对超分子共组装开展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和实验研究,且已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即使在最简单的双组分共组装体系中,精确控制超分子共聚物的序列、组成、形貌等微观结构仍面临巨大挑战。这主要归因于以下两个方面:(1)非...
背景:随着航空航天领域复杂环境下装备多种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电磁屏蔽材料正朝着高性能和轻量化方向快速发展。传统的电磁屏蔽材料通常涉及复杂的共轭纳米复合材料的制造或直接石墨化有机材料的操作,面临着平衡其性能和可加工性的巨大挑战。因此,寻找和设计具有本征共轭和优越加工性能的新概念材料对于突破领域瓶颈是至关重要的。图1. 高度有序的新概念黑色素材料的设计策略黑色素是一种典型的生物大分子色素材料,其在广泛...
辐射制冷(RC)通过持续反射太阳光、发射红外光的方式实现目标介质的降温,被认为是缓解全球变暖和集成电子发热的有效途径。然而,两波段内光学性质的相互干涉限制了反射率和发射率的同步提升(> 95%),且已报道的微纳光子体系在成本、可扩展性和环境稳定性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近日,学院邓华教授团队利用“重力诱导粒子聚集”策略,构筑了一种具有可控电介质分布状态的稳定RC超材料。通过调控聚合物骨架中介电二氧化硅(SiO2, ...